魏守忠 Wei Shouzhong
魏守忠1905年出生,北京市通县人。1919年前后,在通县潞河中学学习,开始学习摄影。后进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学习。1926年前后在北京开始向报刊杂志投稿,北京的《新光画报》、天津的《北洋画报》、上海的《申报》星期画刊、《良友画报》、《中华画报》、《时代画报》(为该画报的特约摄影记者)、汉口的摄影刊物《华昌》、南洋的《新加坡画报》(在此画报上发表作品最多)等都曾刊登过他的作品。作品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有《孙中山先生移灵南京》、《张学良在东北运动会》、《商震在北平的社会活动》等。当时还被聘为北京《世界日报》摄影记者、《晨报》摄影记者、《新光画报》电影版编辑、《银光社》的摄影辅导等。
“七·七事变”前夕赴武汉,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义务摄影员。此后,又担任中央社摄影部摄影记者,一度参加美国新闻处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任上海《联合画报》助编,曾和该报主编舒宗济合作编辑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一书。1947年任上海《大公报》新闻摄影部主任,曾应邀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及复旦大学新闻系讲过一次专题“新闻摄影”。
上海解放时,曾走上街头,拍摄人民欢庆解放、解放军入城的场面。解放初期,拍摄了宋庆龄副主席欢迎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照片及毛主席与西蒙诺夫拥抱的镜头等。解放后,继续留任《大公报》工作。1956年,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当选为理事。并出席了全国第二次、第四次文代会。1984年8月24日,当选为中国老年摄影学会理事。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球场看台》(摄于三十年代);《亲切交谈》(此照内容为东北运动会名誉会长张学良和运动员在一起);《侵略罪证》、《山城耸立》(摄于抗战时期重庆被炸之后);《一次尝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