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毅平  Yuan Yiping


192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常熟鹿苑(今属张家港)。
1932 - 1938年 在家乡读书到小学六年级。1935年到上海与父母生活。
1939 - 1942年 在上海百乐摄影室当学徒,不满三年成为主摄影师。上补习班,学习英语、国文等。
1941 - 1942年 患肺病回江苏乡下养病、教书。
1945年 在某照相馆任摄影师。
1948年 重回百乐摄影室,任主摄影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上海益友社,参与组织益友社的活动。
1949年 6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7月正式入伍。
1950年 分配到重庆《新华日报》,任摄影记者。
1950 - 1952年 拍摄“西南剿匪”、西南铁路通车、政协会议、工农救灾等;拍摄“三反”、“五反”运动。
1953年 转为文字记者,采访拍摄胡志明到访。拍摄毛泽东。
1954年 《新华日报》撤销,从重庆调到北京,进入《人民日报》美术摄影组,担任摄影记者。
1955年 春夏之交拍摄长江。
1956年 正式进入中国摄影学会工作,参与创办《大众摄影》杂志,任编辑组长。拍摄十三陵水库建设。
1959年 作品《动物园》入选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
1960年 调入《中国摄影》杂志,任编辑组长。
1962年 前往江苏苏州甪直拍摄农村秋收。
1963年 前往河北涿鹿“送文化下乡”,为当地农村拍摄照片(《辛庄的一天》)并做展览。
1964 - 1965年 参加文联“四清”工作团,任焦河工作队队长,前往山东曲阜工作。任《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
1966年 4月出访阿尔巴尼亚。
1969年 在天津静海“五七干校”锻炼学习,拍摄“五七干校”照片。
1972年 从天津静海“五七干校”调回北京,参与全国摄影展览筹备办公室工作,担任影展办公室副主任。
1974年 《中国摄影》杂志复刊,担任编辑室副主任。
1978年 中国摄影学会恢复工作,与《中国摄影》杂志一同从新华社回到中国摄影学会,组织恢复中国摄影学会筹备委员会,担任筹备委员之一。担任《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1979年 中国摄影学会更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袁毅平担任协会副秘书长、摄影理论研究部主任和摄影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1980年 主持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1981年 8月主持全国青年摄影创作座谈会并举办全国青年摄影艺术展览。主持第二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1983年 协助商业部成立全国人像摄影研究会和《人像摄影》杂志。主持全国新闻摄影研讨会。
1984年 12月中国人像摄影学会正式成立,担任副会长。主持全国摄影创作会议。
1985年 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主持第三次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任中方代表,出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第24次会议,访问罗马尼亚、意大利、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授予的“杰出摄影活动家”称号。
1986年 10月主持召开第三届全国摄影创作会议。
1988年 主持第四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1989年 作品《东方红》获建国40周年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
1990年 离休,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1993年 出访菲律宾。
1999年 9月《袁毅平摄影艺术展》在江苏常熟博物馆举办。《袁毅平摄影作品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2006年 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2009年 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乡村“四清”纪事——袁毅平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展出。
2010年 7月个人摄影作品展《境由心造》在江苏常熟美术馆举办。
2011年 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袁毅平摄影白话》。
2013年 袁毅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4年 3月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奖”。6月中国摄影展览馆举办《往事散记——袁毅平摄影回顾展》。8月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被遗忘的影像记忆——袁毅平摄影》一书。9月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被遗忘的影像记忆——袁毅平致敬展》。
2016年 当选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
2017年 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袁毅平先生摄影艺术展》并出版画册《袁毅平摄影精品集》。
2019年 作品参加北京中间美术馆《动情:1949年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展览。
2020年 9月17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